甘肃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立足甘肃省特色产业优势,构建了覆盖葡萄栽培、酿造工程、品质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完整学科体系。作为西北地区最早建立的葡萄与葡萄酒类专业,该专业依托甘肃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学重点实验室和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随着我国葡萄酒消费年均增长率突破15%,专业紧扣产业升级需求,培养既懂技术又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构建了贯穿全产业链的核心课程群:
- 基础科学模块:包含高等数学、有机化学、植物生理学等,夯实生物化学基础
- 工程技术模块:涵盖食品工程原理、生物工程设备、葡萄酒工艺学等,强化生产工艺设计能力
- 产业管理模块:设置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学等课程,培养全产业链视野
- 特色实践模块:通过葡萄酒品尝学、葡萄品种学等课程,建立感官评价体系
专业特别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构建了八大实验平台体系。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至少3个生产周期的实践训练,包括:
- 酿酒葡萄育种与栽培管理(河西地区示范基地)
- 葡萄酒微生物筛选与发酵工艺优化(葡萄酒微生物实验平台)
- 酒体陈酿与品控技术(葡萄酒中试生产平台)这种"理论教学-中试生产-产业实践"的递进式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企业需求。
产学研融合体现在三方面创新:
- 科研团队建设:组建了采后生物学、肉品加工等6个科研团队,近三年承担国家级项目8项,研发的"河西走廊酿酒葡萄抗旱栽培技术"已推广至3万亩基地
- 校企协同育人:与张掖、武威等地的12家酒庄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实行"双导师制",学生毕业论文选题100%源自企业实际需求
- 文化推广实践:开设葡萄酒文化营销课程,组织学生参与"河西走廊葡萄酒节"等大型活动策划,年均培养具备国际品酒师认证资格学生30余人
面对就业市场,专业形成了多元化出口格局:
- 生产企业:占比45%,主要从事工艺设计、质量管理(起薪6000-8000元)
- 科研院所:占比20%,侧重新产品研发与检测技术研究
- 行政管理:15%毕业生考入海关、食药监等监管部门
- 继续深造:20%学生进入中国农大、西北农林等高校攻读硕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与法国波尔多大学建立联合培养项目,近三年输送12名交换生,国际化培养特色显著。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