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的物理学(试验班)专业介绍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学专业致力于培养专业人才。既着眼于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研究人才,也注重造就能跨领域应用物理的复合型人才。让学生经过学习训练后,具备深造基础,能胜任研究、教学等多方面工作。

太原理工大学的物理学(试验班)专业介绍

培养要求

物理学专业学生着重学习物理学基础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及研究方法的训练。在此过程中,培育科学精神、素养与作风,激发创新意识。同时,逐步具备独立获取知识、开展实践和进行研究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知识与能力

  • 职业素养:秉持职业道德,心怀爱国敬业精神。
  • 专业知识:拥有科学世界观,扎实掌握物理基本理论与实验方法,具备所需数学基础,有职业安全意识。
  • 综合知识:掌握外语、计算机等信息知识,了解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初步知识。
  • 能力水平:拥有独立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能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具备科学普及传播能力、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 思维科研:具备创造性、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初步科研与科技开发能力。
  • 政策法规:熟知国家科教及相关知识产权政策法规。
  • 学科前沿:了解近代物理及物理学新发展在高新技术和生产的应用,及相关学科和技术新进展。

主干学科与核心知识领域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物理学。核心知识领域涵盖机械运动规律、热运动现象、电磁与光现象、物质微观与量子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时空结构,以及物理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

  • 示例一:包含力学(68 学时)、热学(51 学时)等多门课程 ,不同课程学时设置各有不同,旨在全面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 示例二:有力学(54 学时)、热学(54 学时)等课程组合。
  • 示例三:涵盖力学(64 学时)、热学(56 学时)等课程安排。

实践教学与实验

该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在主要专业实验方面,包括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与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与学位授予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符合条件者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安徽芜湖自考报名费多少?能退吗?
下一篇:太原理工大学的运动训练专业介绍

热门推荐

太原理工大学的物理学(试验班)专业怎么样?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学(试验班)专业立足国家“双一流”建设平台,构建“基础研究+创新实践+贯通培养”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依托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2024届数据显示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5.8%,其中35%学生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部分毕业生任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头部企业。专业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动态调整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太原理工大学 评论  4周前

太原理工大学的物理学专业怎么样?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学专业依托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平台,构建了理论奠基与工程应用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作为理学门类下的核心学科,课程设置涵盖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等基础理论,同时强化精密测量技术与光电信息处理的实践能力。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95%,升学率达30%,在科研院所与高新技术企业领域具备竞争力,2024年专业满意度调查中教学质量评分3.3分,办学条件评分3.3分。 一、学科
 太原理工大学 评论  4周前

太原理工大学的量子信息科学专业怎么样?

太原理工大学量子信息科学专业作为2024年新增本科专业,是依托物理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专业。该专业面向量子科技国家战略需求,构建"量子物理+信息科学+工程实践"交叉培养体系,2024年首次招生即被纳入本硕博贯通培养试验班序列。学校作为山西省唯一"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2023届物理学相关专业本科生升学率达35%,其中93%进入"
 太原理工大学 评论  4周前

太原理工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试验班)专业怎么样?

太原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试验班)专业作为山西省唯一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数学类专业,依托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点,构建"基础数学+交叉应用"双轨培养体系。2023年山东录取分数线达606分/20517位次,物理选科为硬性要求,突显其生源质量优势。该专业聚焦数据科学与金融数学方向,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课程获省级精品认证,数学与编程课时占比达35%。但需注意其20
 太原理工大学 评论  4周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怎么样?

作为山西省装备制造大类中的重点专业,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目标,紧密对接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该专业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从汽车设计、制造到检测维修的全链条知识体系,毕业生可胜任汽车制造、试验、检测及售后服务等多领域岗位。以下从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实训条件、就业方向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