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自2019年设立以来,依托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雄厚基础快速发展。作为安徽省内排名第三的网安专业,该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构建了涵盖密码学、网络攻防、大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完整教学体系。学院拥有陈国良院士领衔的师资团队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注重产学研融合,与天帷信息、安恒信息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与学科优势
该专业以服务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为导向,聚焦密码技术和数字取证两大方向,培养具备攻防实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科建设上,依托工业智能数据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医疗大数据智能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师资队伍中包括国家级人才1人、省级学术带头人3人,教授占比达17.7%,博士占比59.5%。这种"院士引领+校企协同"的模式,使专业在2024年安徽省网络安全攻防演练中获得三等奖。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课程设置突出实战导向,形成三级培养架构:
- 基础层: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
- 专业层:网络安全协议设计、云计算安全、数字取证技术等特色课程
- 实践层:网络攻防靶场训练、CTF竞赛、企业项目实训等通过案例教学法和研究型教学,学生需完成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实操项目。例如在《Web安全》课程中,学生使用BurpSuite、dirsearch等工具进行真实环境攻防演练。
实践教学与创新平台
学院构建了"四维一体"实践体系:
- 校内平台:网络攻防实验室、物联网工程实验中心
- 学科竞赛:组织参与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CTF夺旗赛
- 校企合作:与天帷信息共建实习基地,开展暑期特训营
- 社会服务:参与国家护网行动、地方政务系统安全评估2024年成立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攻防团队,通过模拟APT攻击、勒索病毒处置等场景,使学生在真实网络攻防中积累经验。这种"以赛促学、以战代练"的模式,使毕业生在华为、奇安信等企业的校招中展现突出竞争力。
就业前景与发展路径
该专业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就业格局:
- 政府部门:占比约15%,从事电子对抗、网络犯罪防范
- 科技企业:占比60%,承担安全产品研发、系统防护
- 教育科研:占比25%,包括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三年就业率保持98%以上,平均起薪达8500元。典型案例包括2023届毕业生参与某省级政务云安全加固项目,成功阻断2000余次网络攻击。学院还建立校友导师制,邀请在奇安信、深信服等企业任职的校友进行职业规划指导。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