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筑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自2000年创办以来,已发展成为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在省内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稳居第五。该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及土木工程材料博士点,形成了“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体系,尤其在新型高分子建筑材料领域具有显著特色。其课程体系以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为核心,结合建筑工程行业需求,培养具备科研、开发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定位与行业特色
专业聚焦高分子建筑材料领域,围绕建筑功能材料、防水材料、涂料与胶粘剂等方向展开教学与科研。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聚合物成型工艺等课程,学生可系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加工及性能优化技术。学科建设上,依托建设部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新型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优势,为建筑、汽车、化工等行业输送技术骨干。
课程体系与培养路径
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夯实学科基础;
- 核心专业课程:涵盖高分子材料测试技术、聚合物复合材料,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 特色应用课程:如建筑功能材料、防水材料,突出行业应用导向。实践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和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等平台,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近三年学生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彰显实践教学成效。
升学就业与职业发展
数据显示,该专业考研录取率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2020-2021年更达到48%,其中58.33%进入985/211高校深造。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 建筑工程领域:中建三局、东方雨虹等企业从事材料研发与工程应用;
- 汽车制造业:比亚迪等企业进行高分子配件设计与生产;
- 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等机构开展新材料研究。校友发展案例中,既有担任上市公司高管的行业精英,也有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术人才,职业晋升路径清晰。
学术资源与科研实力
专业所属的材料学学科是建设部与辽宁省双重点学科,拥有:
-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 辽宁省高校新型建筑材料制备与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等科研成果20余项,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师资队伍中包含省级教学名师和行业专家,教授、副教授占比达64%。
学生培养与创新支持
专业实施“分类培养”模式:
- 学术型人才通过大创项目和导师制提前进入科研团队;
- 应用型人才依托东方雨虹等企业实践基地强化工程素养。在校生奖学金覆盖率超过70%,优秀学生可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等荣誉。2021级学生韩至立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东南大学,印证了培养质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