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技学院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工科方向,自2008年开设以来,已发展为兼具学科实力与产业应用特色的本科专业。该专业依托省级重点学科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了以模具设计、材料加工工艺、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培养体系,同时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在河南省民办高校中具有显著竞争力。
从学科建设来看,该专业已获得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河南省特色专业三重认证,其所属的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更是入选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专业教学组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室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支撑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获评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体现了教学体系的高质量。
课程体系以机械设计与材料科学双主线展开,核心课程包括:
- 工程图学与PRO/E三维绘图(数字化设计基础)
-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与冲压模具设计(工艺实践模块)
- 模具CAD/CAM与3D打印技术(智能制造技术)
- 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程材料(材料性能优化)实践环节依托河南省纳米复合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郑州市超级电容器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级科研平台,结合宇通客车、河南奥孚森高分子材料等企业合作项目,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师资团队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50%、高级职称占比60%,包含蒋爱云教授(聚合物复合材料专家)、陈思杰教授(先进焊接技术方向)等学科带头人。团队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0件,科研反哺教学成效显著。例如,张保丰教授在轻合金加工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航空航天材料开发,张勇博士的3D打印光敏树脂复配技术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就业方向覆盖模具设计、材料研发、装备制造三大领域,毕业生可进入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行业。近五年学生获全国金相大赛、挑战杯创新大赛等国家级奖项50余项,获批省级大创项目30余项,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均居省内同类专业前列。例如,校企联合培养项目中,学生参与开发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模具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综合来看,该专业通过“理论+实践+创新”三维能力培养,构建了从材料科学基础到高端装备制造的全链条知识体系,其省级重点学科支撑、高水平科研平台及深度产教融合特色,使其成为河南省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