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学院自2023年新增数字经济本科专业以来,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IT商科”特色化办学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专创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数字贸易、数字金融、商务数据分析三大方向,依托经济学、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具备数据挖掘、区块链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等核心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浙江省首批聚焦数字经济的本科专业,其课程设置与实践路径紧密贴合行业趋势,形成了“理论-实训-实践-实战”的递进式育人模式。
在专业定位上,温州商学院强调“服务地方、校企融合”的办学思路。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将数字经济与温州民营经济优势结合,例如在数字基础建设、产业融合等领域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课程体系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基础课程与《商业化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类课程并重,同时引入数字贸易运营沙盘等实战模拟,强化学生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这种设计既呼应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数字产业化的需求,也解决了传统产业转型中的数据孤岛问题。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凸显了“产教融合”特色。学院通过“点线面体”多维模式深化校企协同:
- “点”型实践:依托《Python数据分析与展示》等课程,融入市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开发“金融风险预警”“信用卡欺诈检测”等综合实验;
- “线”型实践:与阿里巴巴、本地金融机构合作建立10余个校外基地,每年安排超100名学生参与实习;
- “面”型实践:创芯工作室、思政漫画工作室等平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毕业设计选题,如“基于机器学习的皮肤癌识别”;
- “体”型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等40余项竞赛,近三年获得知识产权60多项。
在就业导向方面,该专业设计了多元发展路径。毕业生可进入电商平台、数据分析公司从事产品运营,或在银行、证券机构担任金融科技工程师。政府部门的数字化转型政策研究、自主创业开发智能服务产品也成为热门方向。2024年招生数据显示,首届130名学生的培养方案特别强化“数字营销经理”等岗位适配能力,通过智慧教室案例分析、草坪交流会等场景化教学,提升沟通协作与创新思维。
值得关注的是,学院通过“动态监管框架+创新孵化生态”理念,将学术前沿与行业实践深度结合。例如2025年邀请美国商务部前官员开展“金融三问”讲座,解析商业银行利差模式与保险业风险分散机制,为学生构建“专业素养-跨界能力-商业伦理”三位一体的成长路径。这种政产学研联动模式,不仅推动商科教育国际化,更使人才培养精准对接浙江省“扩中提低”共同富裕行动中的数字化改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