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学院的投资学专业立足广东省金融业发展需求,以"复合型、应用型"为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深度融合。该专业不仅是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还通过国家级与省级一流课程矩阵构建起扎实的知识体系。其课程设计既涵盖传统金融理论,又融入智能投顾、量化投资等前沿领域,并与广发期货、东方财富等知名企业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了"产教融合、数理渗透"的鲜明特色。以下从专业定位、师资力量、课程创新及实践体系等维度展开具体分析。
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投资学专业以"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结合"为特色,构建了覆盖"宏观政策-微观工具-量化技术"的三维知识框架。核心课程包括《投资学》《金融工程学》《智能投顾》等12门主干课程,其中《金融学》《公司金融》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模块分为四大方向:
- 基础理论模块:通过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夯实数理分析能力
- 投资决策模块:以《兼并收购》《私募基金与风险投资》培养商业判断力
- 产品创新模块:依托《金融衍生工具》《固定收益证券》强化结构化产品设计能力
- 量化技术模块:借助《金融计量学》《Python金融数据分析》提升数字化投资技能
师资力量与教学创新
专业现有15名专任教师,其中博士占比86.7%,形成"学术导师+行业导师"双师型队伍。教师团队主持建设了国家级一流课程《国际金融学》及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独创"教授读书会""行业精英进课堂"等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中,率先将CFA、证券从业资格等职业认证内容融入教学设计,开发出《高阶财富管理实务》《国际投资沙盘模拟》等特色课程。近三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教研成果显著
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环节采用"三层递进"培养模式:
- 基础技能层:通过智慧银行实验、外汇投资模拟系统掌握业务操作
- 综合应用层:在证券投资分析实训、量化投资实验室完成跨课程整合
- 创新实战层:依托广发期货协同育人基地开展实盘交易与项目孵化
特别设立的金融创新班每年选拔30名学生参与东方财富等企业的真实投资决策,近三年学生团队在全国金融模拟交易大赛中获奖23项,证券从业资格证持证率达91%
校企合作与就业前景
专业与14家金融机构共建实践基地,形成"课程-实习-就业"闭环培养链。在东莞证券设立的"智能投顾工作站",学生可参与算法策略开发;与广发期货合作的"衍生品定价实验室"则提供期权做市商系统实战训练。毕业生主要流向证券公司(38%)、基金公司(25%)、金融科技企业(22%),其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占比达76%。数据显示,近三年平均起薪为8520元/月,高于广东省金融业应届生平均水平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