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药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立足管理学与经济学交叉领域,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工商管理与金融学双学科支撑,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该专业注重会计核算、税务管理等核心能力的塑造,同时强化计算机财务管理等数字化技能培养,形成“懂业务、会技术、能决策”的复合型人才特色。近年来,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等举措,将行业需求深度融入教学过程,为学生搭建从课堂到职场的进阶通道。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围绕工商管理和经济学两大主干学科,开设管理学、财务会计、税法等核心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会计信息化与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采用真实财务软件模拟企业场景,培养学生处理复杂账务的能力。例如,针对企业成本核算场景,学生需掌握借贷记账法的专业应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
这种实训模式有效衔接了理论教学与实务操作,强化了财务分析和风险控制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层次:基础技能训练、综合项目实践和企业实战演练。2024年10月与山东博恩审计事务所联合举办的招聘会中,学生通过ESG分析和成本监察等真实案例演练,掌握了从发放监察通知到撰写总结报告的全流程。学院还建立“实习-就业直通车”机制,通过托育机构成本审计等特色项目,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角色转变。这种“做中学、学中研”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审计师、财务分析师等岗位竞争中展现明显优势。
职业发展路径设计突出市场需求匹配度与个人优势挖掘。专业教育会提出的四大规划策略中,跨领域知识积累和双碳目标背景下的技能提升建议具有前瞻性。就业方向涵盖:
- 工商企业财务部门(会计核算、预算管理)
- 金融机构(证券投资分析、风险管理)
- 政府部门(税务稽查、财政审计)
- 第三方服务机构(ESG咨询、审计鉴证)
2023年该专业在山东普通类一段招生22人,学费标准为18500元/年,生源质量与就业率保持稳定上升趋势。
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学院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与动态课程更新机制。通过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开展职业规划讲座,将环境社会治理(ESG)等前沿课题引入课堂。财务处制定的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全流程管理制度,也为学生提供了规范的财务实务参照样本。这种将校内管理规范与校外实践资源深度融合的模式,确保了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