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于2019年获批设立,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优势,构建了涵盖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数据科学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该专业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并重,通过校企合作、科研反哺教学等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目前在校本科生规模达355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1.7%,双师型教师团队具有丰富的企业项目开发经验。
在培养体系上,专业聚焦三大核心能力:数学与计算机结合能力、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和跨领域创新能力。课程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 基础层:通过Linux操作系统、Java/Python程序设计等课程夯实编程基础
- 理论层:以大数据数学基础、数据科学导论构建数学建模能力
- 应用层:在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等课程中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专业的培养特色体现在三个维度:
- 学科交叉优势:依托学校在石油工业领域的积累,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储运优化等场景,形成油气大数据分析特色方向
- 校企协同育人:与阿里云共建大数据应用学院,引入鲲鹏产业学院资源,构建"课程设计-项目实训-企业实习"的递进式培养链
- 分层次培养机制:面向研发型人才设置分布式存储系统开发等进阶课程,面向应用型人才开设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实践模块
在师资力量方面,专业拥有教授7人、副教授28人组成的教学团队,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比30.1%,省级教学名师2人。研究团队在大数据存储、行业系统开发等领域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42项。实验平台配备Hadoop集群、Spark实时处理系统等专业设备,支撑学生完成TB级数据处理实践。
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呈现三大亮点:
- 行业需求旺盛:大数据人才缺口持续扩大,毕业生可从事数据分析师(平均起薪12.5万元/年)、大数据系统架构师等岗位
- 就业领域多元:覆盖政务管理(占26%)、能源行业(占34%)、金融科技(占22%)等领域
- 升学通道畅通:依托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生可深造大数据技术与工程等方向,2024届考研率达28.6%
对于意向报考学生,建议重点关注以下特质匹配度:
- 具备数学建模兴趣(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成绩优异者更具优势)
- 保持技术敏感度(需持续关注Hadoop、TensorFlow等技术演进)
- 强化工程实践(建议提前参与Kaggle竞赛或开源项目)
- 培养跨学科思维(结合石油工程、经济管理等领域知识)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