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学校在建筑类高职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形成了"工学结合、岗课赛证融通"的特色培养模式。该专业创办于2002年,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构建起覆盖道路桥梁全产业链的课程体系,与广西路桥集团、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在广西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测量技术+施工管理+检测能力"三维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实训模块"的阶梯式教学架构。在《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路基工程技术》等核心课程中融入BIM建模技术,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实现桥梁结构可视化教学。实践环节设置"认知实习+专项实训+顶岗实习"三阶段培养链,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不少于600学时的现场实操训练,包括环刀法测土密度、桥涵信息建模等23项专业技能认证项目。
在师资配置方面,专业组建了由博士领衔、高级职称占比超60%的"双师型"教学团队,13名专任教师中80%持有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团队创新开发了"学习通+QQ双平台"混合教学模式,在2021-2022年间指导学生斩获"鲁班杯"全国高校BIM设计大赛特等奖等17项国家级奖项,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
就业网络覆盖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工程监理三大领域,毕业生可胜任施工员、测量员等初级岗位,5-8年后可晋升为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校企合作单位提供"实习-就业直通车"服务,中建五局、广西交科集团等企业每年定向招聘超200人。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在智慧交通领域率先布局,将无人机测绘、装配式桥梁施工等新技术纳入课程,使人才培养与行业数字化转型保持同步。
学生发展路径设计突出"技术+管理"双轨并进,在校期间可通过"1+X证书"制度考取公路养护工、桥隧工等6类职业资格证书。教学团队开发的"五阶递进式"实训体系包含路基压实度检测、隧道衬砌质量评估等28个典型工作场景,确保学生毕业时达到"零距离上岗"标准。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在广西交通建设行业的专业对口率达92.3%,薪资水平较广西高职平均高出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