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的法学学科历经四十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财经+数据”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依托学校深厚的财经学科背景,该专业不仅夯实传统法学基础,更在法律经济学、数据法学等交叉领域实现突破,成为江西省首个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其学科建设覆盖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等主干方向,并创新开设智慧法务战略与管理等前沿课程,构建起“理论+实务”“法律+科技”的双轨培养体系。
在学科架构上,江财法学形成了“一核三维”发展模式:以“德法兼修”为核心,通过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维联动培养人才。其经济法学和民商法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尤其在财税金融法、企业合规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学科交叉特色体现在数据法学导论、电子证据学等课程中,学生需同步学习大数据处理技术和Java程序设计,实现法律逻辑与工科思维的融合。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能处理传统法律事务,又能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产权交易、金融科技合规等新型法律问题。
课程体系设计凸显“应用导向”,设置双师同堂教学和案例诊所教育。专业基础课包含法理学、宪法学等14门核心课程,特色模块则涵盖智慧法务项目策划、数据纠纷防范等实务内容。实践环节通过45个校外基地(如江西省高院、豫章监狱)开展,学生可参与真实案件处理,近年司法考试通过率保持40%。创新性的LED培养模式(法律·经济·数字)获省级教学成果奖,配套的法务会计教研团队和市场规制法研究中心为跨学科研究提供支撑。
就业竞争力呈现显著地域特征。得益于35%江西政法系统中层干部出自江财的校友网络,毕业生在本地城商行法务、税务争议解决等领域占据优势,公务员考试中可报考财政局、金融办等限定岗位。但全国范围内,红圈所录用率仅3%,涉外就业受限于LLM双学位项目的缺失。为此,学校强化证书组合策略,建议学生考取CPA(税法方向)+企业合规师,并通过Alpha法律数据库技能培训提升竞争力。
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包含三国家级平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基地、财政部重点学科平台。师资队伍中81.3%拥有博士学位,30%具有法律实务经历,聘请了包含最高法院专家在内的89位实务导师。科研方面,近五年斩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在《法学研究》等顶级期刊发文8篇,主笔的20余部地方性法规成为法治江西建设的重要参考。这种“智库+教学”的互动模式,确保人才培养始终紧扣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