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组成部分,依托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形成了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该专业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聚焦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维管理和网络安全应用三大核心能力,构建了理实一体化的培养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工匠精神与信息素养的双重塑造。学生需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路由交换技术、网络安全防护等核心知识,具备局域网规划设计、服务器配置与运维、网络虚拟化部署等能力。例如,通过Windows Server和Linux操作系统的实践训练,学生可熟练部署网络服务环境,而网络自动化运维和云平台搭建课程则紧跟行业技术前沿,强化实际应用能力。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三个层次:
- 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等,为后续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 核心课程聚焦技术深化,涵盖路由交换技术、网络安全设备配置、网络虚拟化技术应用等,突出网络系统集成和网络攻防技术的实战训练。
- 实践环节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实现“工学结合”,例如在锐捷网络等企业实训基地完成综合布线、网络构建等任务,并在真实项目中参与网络工程规划和数据中心机房建设。
实训条件方面,专业建有智能网络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等校内实践平台,设备总价值超300万元,实现100%理实一体化教学。校外与华为、中国联通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岗位实习与联合培养。学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2023年斩获全国网络系统管理赛项三等奖,印证了教学成果的实战转化能力。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从事网络运维工程师、网络安全管理员、网络应用开发工程师等岗位,主要服务于互联网、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典型就业企业包括中国电信、神州数码等,职业发展覆盖网络技术支持、云平台运维、工业物联网等多个领域。专业还推行“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Web安全测试等职业技能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该专业将企业真实项目嵌入教学,例如在网络攻防技术课程中模拟企业级安全防护场景,在Python网络程序设计课程中开发实际应用系统。这种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策略,使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网络自动化运维、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职业要求,成为支撑区域数字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