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的表演(中韩联合培养)专业介绍

在中国传媒大学的众多专业中,表演专业独具魅力。该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在相关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和中小学从事表演与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为艺术领域输送新鲜血液。

中国传媒大学的表演(中韩联合培养)专业介绍

培养方向与要求

本专业按戏剧、戏曲、音乐剧及影视表演不同方向,让学生学习专业表演艺术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学生将接受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训练,掌握创造人物形象及戏剧、戏曲、影视表演的技巧与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能力

  • 要了解戏剧、影视及文化艺术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 掌握表演基本理论知识,养成从生活吸取养料的创作习惯。
  • 掌握不同表演方向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能独立塑造人物形象。
  • 了解艺术创作各环节程序,具备合作素质和大局意识。
  • 熟知戏剧、戏曲史等内容,了解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 拥有对戏剧与影视作品鉴赏和分析的能力。

学科与课程设置

  • 主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
  • 核心课程:不同表演方向课程各有侧重。表演方向涵盖表演基础训练等多类科目;戏曲表演方向包括戏曲折子戏训练等;戏曲音乐表演专业则涉及主修乐器等课程。
  • 实践环节:各个教学阶段的表演课实习、戏剧影视创作实习等。还有参观培训、文化艺术活动参与、实习演出及毕业剧目创作等。
  • 专业实验:包括戏剧小品、剧本片段等演出,以及影视剧实习拍摄。

修业与学位授予

修业年限为四年,符合条件者将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如何挑选上海成人高考院校?
下一篇: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中日双语播音主持方向)专业介绍

热门推荐

中国传媒大学的表演(中韩联合培养)专业怎么样?

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中韩联合培养)专业是该校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开展的国际化本科双学位项目,采用"1+2+1"学制。学生第一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完成基础课程,第二、三年赴韩国交流学习,第四年返回完成毕业创作。该项目依托两校在音乐剧表演领域的顶尖资源,构建"艺术素养+国际视野+产业实践"的复合培养体系,2025届毕业生平均起薪达1.2万元/月,海外升学率超30%,部分进入伦敦艺术大学等顶尖院校。专业注重中韩
 中国传媒大学 评论  4周前

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中朝、中韩双语播音主持方向)专业怎么样?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中朝、中韩双语播音主持方向)专业作为全国首个聚焦朝鲜半岛传播的双语播音特色方向,构建了"语言筑基-文化融通-全媒实战"三维培养体系。该专业2023年招生规模为16人,依托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和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双平台资源,独创"复语、复合、复能"培养模式。学生需通过包含韩国语标准发音与发声测试的校考选拔,2025年校考复试淘汰率约60%。毕业生可获中韩双语播音主持证书,近五年
 中国传媒大学 评论  4周前

中国传媒大学的表演专业怎么样?

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专业自1999年创建以来,始终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理念,依托戏剧与影视学A+学科平台,构建了"厚基拓界、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35%进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爱奇艺等主流媒体,20%保研至北京大学等双一流高校。通过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央视综艺频道实习基地等平台,形成"基础训练-剧目创作-产业实践"的递进式育人路径,
 中国传媒大学 评论  4周前

中国传媒大学的音乐表演(声乐演唱方向)专业怎么样?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表演(声乐演唱方向)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学校在传媒领域的学科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构建了"技术筑基-艺术创新-产业应用"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涵盖美声、民族、流行、音乐剧四大演唱领域,形成了"全链路"式教学模式,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其中30%进入头部文娱企业,25%考入国内外顶尖音乐院校深造,15%任职专业院团,展现出"跨界融合、多元发展"的育人
 中国传媒大学 评论  4周前

北京联合大学的表演专业怎么样?

北京联合大学表演专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0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位列全国146所高校第29名,获评4星级专业认证。该专业以"戏剧影视表演+戏剧教育+文化管理"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为核心,形成覆盖舞台剧目创作、影视作品制作到中小学戏剧教育的全链条课程。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学生参与国家大剧院、北京人艺等院团演出超200场次,其传统表演艺术工作坊项目获
 北京联合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