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三角地区唯一轨道交通高职院校,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专业建设上展现出显著优势。该专业立足国家轨道交通发展战略,紧密对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需求,形成了"工电供一体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2024年江苏仅1所院校开设此专业。其培养方案深度融合智能化检测、数字化运维等现代技术,为高铁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输送专业技术力量。
培养目标聚焦"德技双修"理念,强调故障诊断与应急处置核心能力。通过三年系统培养,学生需掌握高铁线路构造与维护、接触网检修等八大专业模块技能,具备运用精密测量技术进行轨道精调、利用数据分析预判设备隐患的能力。课程设置突破传统单一工种限制,培养能适应联合作业防护、道岔联合维护等新型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核心+实训"三级架构:
- 专业基础课:工程制图与CAD、工程力学等奠定理论根基
- 核心专业课:设置高铁基础设施精密测量技术、高铁接触网构造与运行维护等六大核心模块
- 实践环节:包含线路工、桥隧工、信号工等四大专项实训,并在铁路局开展岗位实习
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四维能力模型":
- 检测诊断能力:掌握轨道几何尺寸检测、接触网悬挂参数测量等关键技术
- 维护修复能力:可独立完成道岔调整、接触网零部件更换等作业
- 数字应用能力:熟练运用BIM技术建模、智能检测设备数据分析
- 安全管理能力:严格执行铁路安全与应急处理规程,具备突发事故处置能力
就业前景呈现"两高一优"特征:
- 高就业率:毕业生年终就业落实率保持96%以上,71.88%进入国有交通企业
- 高适配性:主要面向各铁路局高铁工电段,从事基础设施检测、养护及维修
- 优发展路径:可衔接高速铁路工程等高职本科专业,或报考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普通本科
该专业通过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模式,与上海铁路局共建实训基地,实施"双导师制"教学。学生需完成1200学时现场实习,参与真实设备检修项目,强化岗位胜任力。在长三角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专业建设持续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5G监测系统等新技术模块,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技术迭代同频共振。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