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职业大学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是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核心专业之一,自1983年设立以来,历经国家示范专业辐射、天津市高水平建设等多次升级,形成了鲜明的数字化特色。该专业以“产教融合、课证一体、赛训结合”为培养模式,聚焦智能时代对会计人才的新需求,致力于培养兼具财务核算能力与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面向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工匠精神”,课程体系深度融合传统会计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学生需掌握财务会计实务、会计信息化等核心技能,同时具备大数据系统思维,能够应对智能财税、财务数据分析等新型业务场景。培养目标明确指向会计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岗位,覆盖中小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及大数据服务机构的多层次需求。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采用“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 基础技能模块:包括财务会计实务、成本核算与管理,夯实会计凭证编制、账务处理等传统能力;
- 技术融合模块:通过大数据财务基础、会计信息化等课程,训练Python数据分析、财务软件操作等技术;
- 综合实践模块:以企业会计综合实训模拟真实业务流程,例如处理采购业务时需运用以下分录: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这种分层设计使学生既能掌握借贷记账法等传统技能,又能运用大数据工具完成财务预测与决策支持。
师资力量与校企合作
专业拥有10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4人、注册会计师2人,88%的教师为“双师型”背景,兼具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经验。合作企业涵盖新道科技、天津神州浩天等行业龙头,共建实训基地并引入真实业务案例。例如,学生可通过金蝶ERP系统完成税务申报全流程操作,或在衡信教育平台模拟智能财税竞赛项目,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就业竞争力与成果
毕业生可从事出纳、会计主管、财务数据分析师等岗位,近年在天津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包括财务管理技能赛项一等奖、智能财税赛项一等奖等。这些成果得益于“赛训结合”机制——学生需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完成上市公司财报解读,并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提出优化建议,最终通过竞赛检验综合应用能力。
未来发展路径
专业紧跟“数字化转型”趋势,计划进一步拓展Python财务分析、RPA财务机器人等前沿课程,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同时,依托与阿里巴巴、顺丰速运等企业的合作,探索“订单班”培养模式,将职业资格认证(如初级会计师)直接嵌入课程考核,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