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省内较早设立的机械类重点专业,山东建筑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融合了机械工程、电气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具备现代科技理念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以省级重点学科为依托,通过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宽基础、强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区域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人才输出基地。
在培养目标层面,专业聚焦于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控制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需掌握机械原理、机电传动控制等基础理论,同时通过计算机绘图与三维造型、工业机器人技术等课程强化实践技能。其培养方案特别强调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解,涵盖开发、制造、运维等环节,使学生具备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落地的系统性思维。
课程体系构建体现多学科交叉特色,核心模块包括:
- 基础理论: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
- 专业核心: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数控技术
- 前沿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应用、智能装备虚拟仿真技术
- 实践创新:Festo自动化实训、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创新项目
其中,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和PLC控制技术两门课程采用“理论+企业案例”双轨教学模式,依托与费斯托(Festo)共建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项目化教学。
学科建设方面,专业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工程硕士授予权,建有:
- 国家级建筑工程及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山东省起重机械健康智能诊断工程研究中心
- 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等5个省级平台
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制定数控系统国际标准1项,科研经费超3800万元,形成以机器人集成应用和绿色制造工艺为代表的前沿研究方向。教师团队博士化率达90%,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领衔的省级科研创新团队。
在实践培养体系中,专业构建了三级进阶式训练:
- 基础技能:通过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维建模竞赛夯实专业基础
- 工程实训: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完成装备调试与系统集成项目
- 产研融合:参与校企联合的数控机床关键部件研发等横向课题
数据显示,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项25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8项,实践创新能力在同类院校中表现突出。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控制系统集成领域。约35%进入中国重汽、海尔智研院等龙头企业,20%考取东南大学等名校研究生,另有15%投身科研院所的技术攻关。专业连续十年保持就业率全校前三,在建筑机械智能化改造、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等细分领域形成就业品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