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小学教育(综合理科)专业立足基础教育改革需求,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学校百年师范教育传统,构建了理实一体、三维合力、四能叠加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师德修养与学科素养的双重塑造。随着中小学课后服务普及和乡村教育振兴政策推进,专业定位紧扣行业需求,毕业生在基础教育领域展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以教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为核心,融入高等数学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等学科课程,强化数学建模、实验操作等实践能力。例如,数学思维训练和科学教育概论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和微格教学实训,帮助学生掌握课堂设计与教学实施技巧。同时,书法、教师口语等技能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基本功,形成“学科知识+教学技能+教育研究”的三维能力结构。
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双导师制”,校内实训基地配备数学建模实训室、微格教室和3D打印体验室,模拟真实教学场景;校外与多所小学及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安排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实习。例如,学生需在三年级完成至少16周的全职教学实践,通过教学案例分析和教育评价等任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研、训”一体化的培养路径,使毕业生实现“零适应期上岗”。
专业的就业竞争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职业资格优势,学生可通过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并依托福建省公费师范生政策实现定向就业;二是岗位适应力,毕业生不仅能胜任小学数学、科学学科教学,还可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课后服务指导等工作。数据显示,近年该专业对口就业率超90%,在教师招考中面试通过率位居全省同类专业前列,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
学校通过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地方政府、小学和科研机构资源。例如,与附属实验小学共建福建小学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实现“大学-小学”师资互聘和课程共建。此外,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特岗计划为毕业生提供基层就业通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这种“山海情怀”教育理念,使人才培养既符合城市教育现代化需求,又响应乡村教育均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