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的日语专业以培养兼具日英双语能力和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学校国际关系研究的学科优势,将语言技能训练与国际问题研究深度融合,构建了涵盖基础语言、跨文化交际、区域研究等多维度的课程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外语+国际问题”的跨界培养模式,使学生既能胜任语言实务,又能以专业视角参与国际事务。下文将从培养路径、课程特色、实践平台等维度展开具体分析。
在培养目标与模式上,该专业强调“一精多专”的复合能力。通过“日语为主、英语为辅”的双语训练,学生需掌握两门外语的实践能力,例如每年均有学生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并有机会辅修英语学位。同时,课程设置突破传统语言教学的局限,融入中日关系文献导读、日本媒体热点追踪等跨学科内容,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理解日本。这种模式使毕业生既能胜任翻译、外交等语言类工作,也能在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领域发挥跨文化沟通优势。
课程体系的构建体现三大特色:
- 语言基础与跨文化比较并重:低年级聚焦日语精读、交际口语等基础课程,高年级增设中日语言对比、中日文学比较等深度课程,强化跨文化思辨能力;
- 区域国别研究导向:设置日本经济概论、日本社会解读等专题课程,结合国际问题讲座和大国关系讲习班,培养学生对日本社会结构的系统性认知;
- 实践型高阶课程:开设笔译实务、口译实务等应用课程,引入哈佛大学等外教授课的夏季学期全英课程,提升国际学术场景下的语言运用能力。
国际化实践平台是另一核心优势。学校与广岛大学等日本高校建立长期合作,每年公派约20名本科生赴日交换留学,并提供“走近日企·感受日本”等短期访学项目。同时,通过组织日本大学生访华团接待、APEC峰会志愿者服务等实践,学生可直接参与中日文化交流与国际事务。例如2015届57名毕业生中,13人进入公务员系统,29人入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及科技企业,部分学生进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
在师资与教学资源方面,日语系拥有12名专任教师(含2名日本外教),教师团队来自广岛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学府,形成学术研究与实践指导并重的教学力量。依托“内容依托式教学”改革,课程突破单一语言技能训练,将日本历史、艺术等学科知识融入语言教学,例如开设日本古典文学选读、影视赏析等特色课程。这种模式使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获取同步推进,契合培养“有思想的外语者”的国标要求。
国际关系学院日语专业通过语言能力筑基、区域研究赋能、实践平台拓展的三重路径,成功塑造了外语人才的跨界竞争力。这种既深耕语言本质又打破学科壁垒的培养策略,对当前中日关系复杂化背景下的高端外语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