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纺织品设计(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立足纺织产业升级需求,依托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该专业以“双核心”育人理念为引领,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兼具艺术审美与工艺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涵盖纺织材料科学、图案设计、数字化工艺技术等核心领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注重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例如通过扎染、蜡染等手工印染实训传承非遗文化,同时引入CAD设计软件、数码印花技术提升数字化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导向,构建了“课堂+工作室+企业”的三维培养路径:
- 基础能力培养阶段,通过《纺织材料》《色彩基础》等课程夯实理论
- 技能强化阶段,在纤维艺术实训室开展扎染、拼布等工艺实训
- 综合应用阶段,依托绍兴市重点实验室进行产品研发与成果转化这种分层递进的培养体系使学生既能掌握纹样图案设计等艺术创作能力,又具备纺织品检测技术等工程实践技能,满足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课程体系架构体现跨界融合特征,核心课程包括:
- 专业基础模块:纺织文化与技艺、纺织品检测技术
- 设计创新模块:纺织品图案设计、家纺产品设计
- 技术应用模块:染色技术、印花技术、CAD应用实践教学占比超过40%,通过染色大型实训、纺织品工艺实训等项目,使学生掌握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操作规范。特别注重数字技术应用,要求毕业生具备使用金昌EX9000软件进行分色描稿、利用纺织品CAD完成工艺设计的专业能力。
师资团队建设方面,专业拥有省级教学创新团队,8名专任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占比62.5%,全部具备双师型教师资质。团队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建设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近三年获授权专利20余项,这些科研成果有效反哺教学,使课程内容始终对接产业前沿。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横向项目研发,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例如纺织品检测技术课程直接采用合作企业的质量标准作为教学标准。
就业发展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流向:
- 设计研发类岗位:家纺产品设计师、面料开发工程师
- 技术管理类岗位:印染工艺师、纺织品检验师
- 商贸服务类岗位:纺织品跟单员、贸易业务经理近三年就业率保持98%以上,部分毕业生进入达利丝绸、凯喜雅国际等行业龙头企业。专业同时打通专升本通道,对接纺织工程、产品设计等本科专业,为学生持续发展提供路径。
该专业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培育学生核心竞争力:
- 设立手工印染艺术社等学生社团,孵化出校级创业项目2项
- 组织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挑战杯竞赛等赛事,近三年获国家级奖项5项
- 优秀作品如《兰亭序》蓝印花布入选教育部传统文化传承展示项目这些实践成果不仅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更培养其将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现代产品设计的创新能力,契合行业对文化创意型技术人才的需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