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聚焦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的深度融合,以智能控制技术和工业网络技术为核心培养方向。该专业依托装备制造大类学科体系,通过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的支撑,构建了覆盖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的课程与实践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工业数据采集、边缘计算应用和平台运维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与行业定位
该专业被列为学校重点发展项目,其核心优势在于紧跟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求,围绕工业互联网网络运维、设备数据采集等职业技能方向展开教学。课程设置突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和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等前沿领域,强化学生应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实战能力。同时,专业与山东钢铁集团等企业共建工业自动化技术研发中心,将企业真实场景引入教学,形成"学用一体"的闭环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
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
- 基础技术层:包括智能控制技术、工业网络技术和电子产品装配实训,夯实学生的电气自动化与网络通信基础;
- 核心应用层:聚焦工业数据采集技术、工业边缘计算应用技术及工业管理软件应用,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实训提升系统集成能力;
- 安全与拓展层:设置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技术课程,应对行业对网络安全人才的迫切需求。所有课程均配备西门子先进自动化示范训练中心等32个实训室,确保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
师资力量与校企合作
教学团队由14名专任教师和7名企业工程师组成,其中包含山东省教学名师和青年技能名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5%。团队主持完成省级科教研项目40余项,获国家专利50余项,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科技服务产值6000余万元。校企合作方面,与河北网讯数码科技共建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方向,引入5G移动网络运维认证体系,学生可参与工业互联网专业岗位实习和毕业岗位实习,提前适应智能制造企业的技术要求。
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根据行业调研,全国工业互联网人才缺口持续扩大,毕业生可从事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岗位,主要服务于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等领域。职业晋升路径分为:
- 技术方向:从设备调试员进阶至系统架构师;
- 管理方向:由项目助理发展为智能制造项目经理;
- 创新方向:通过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技能认证,进入研发或技术咨询服务领域。近三年该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高于省内同类专业15%,岗位需求增长率达年均22%。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