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省首批开设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专业的高职院校,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深度产教融合模式,与长隆集团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形成了"互联网+旅游"的特色发展路径。该专业瞄准文旅产业数字化升级需求,构建了覆盖旅游大数据分析、智慧产品设计、新媒体运营等领域的教学体系,其核心培养目标定位为"旅游数字化"技术技能人才的输出基地,在2024年全国高校酒店数字营销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展现了突出的教学成果。
专业课程体系以旅游数字化为核心,通过三大模块实现能力培养:
- 数据分析基础模块:设置《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旅游大数据应用》等课程,着重训练数据采集与决策分析能力
- 智慧产品开发模块:包含《智慧旅游产品设计》《OTA运营与管理》等实务课程,强化智慧景区服务系统开发能力
- 新媒体运营模块:通过《数字营销》《新媒体运营技术》等课程,培养短视频制作、直播运营等数字传播技能。课程设置突出"旅游+ICT"融合特征,引入长隆集团真实项目案例,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无缝对接。
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双场景四维度"架构:
- 校内建设智慧旅游实验室,配备虚拟仿真景区管理系统、旅游大数据分析平台等设备
- 校外依托长隆集团旗下主题乐园、万豪酒店等实训基地,开展岗位轮训
- 通过省级龙狮锦标赛、运动会裁判等实践项目培养综合素质
- 引入AIGC工具开展数字营销实战,2024年学生团队在酒店数字营销大赛中完成从市场分析到商城运营的全流程实践。
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多向度特征:• 纵向晋升:考取人社部旅游景区管理师(三级)、客户服务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横向拓展:可获取新华网新媒体运营1+X证书、工信部数据分析员等跨领域资质• 岗位覆盖:就业方向包括文旅部门数据分析岗、智慧景区系统运维岗、旅游电商产品经理等新兴岗位,近三年毕业生在长隆集团等企业就业率达92%。
该专业通过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形成以数字化能力为内核的培养特色。教师团队融合行业专家与双师型教师,开发出《智慧旅游运营实务》等6门校本教材,将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入传统旅游课程。这种培养模式不仅适应了《"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的数字化转型要求,更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产业每年输送超过200名具备旅游大数据分析、智慧系统运维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