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领域的探索中,形成了“产教融合+分层培养+项目驱动”的特色路径。该专业以服务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为导向,通过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与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体系。从2025年招生计划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作为信息工程学院重点方向,年招生规模达120人,并配套建设了价值78.85万元的现代化实训室,凸显学校对新兴技术领域的投入力度。
课程体系呈现“底层通用+中层核心+顶层定向”的三层架构。底层以Python开发技术和Linux操作系统夯实编程基础,中层聚焦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与深度学习框架,顶层则设置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方向模块。特别将数据标注与处理作为独立课程,对应产业链前端岗位需求,这种课程设计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计算机视觉工程师等9类职业岗位。专业还创新性地引入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课程,培养学生在智能营销场景下的交叉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体现“虚实结合、赛训一体”特色。通过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开展算法模型训练,依托人工智能实训室完成硬件部署与系统调试,形成从代码编写到设备联调的完整链路。学生可参与抚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的真实项目,例如在机器学习模块中需完成用户行为分析模型开发,并嵌入企业实际业务系统验证效果。这种项目制学习模式,使近三年学生在全国职业能力大赛中累计获得团体一等奖22次,验证了教学改革成效。
就业方向呈现“高技术+广覆盖”特征。专业瞄准数据标注师、人工智能运维工程师等新兴岗位,同时覆盖Web前端开发等传统技术领域。校企合作方面,与昌数字经济产业园建立定向培养通道,毕业生可进入江西江铃集团等企业从事智能设备调试。特别值得关注的是,15%的毕业生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孵化出智能客服系统等项目,体现了专业对双创能力的重视。2025届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8.2%,其中35%进入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核心技术岗位。
发展前景聚焦“技术迭代+产业升级”双轮驱动。作为江西省第二批双高计划建设专业,该专业正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计划引入华为Atlas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等先进设备。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与飞瑞敖等企业共建课程资源库,确保教学内容与TensorFlow 3.0等前沿技术同步。预计到2026年,专业将新增智能驾驶系统集成方向,响应江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需求,形成更完善的“人工智能+”专业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