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面向托育服务行业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该专业通过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等模式,结合“医养教融合”课程设计,着力提升学生在婴幼儿照护、健康管理、家庭教育指导等领域的综合能力,为托育行业输送具备专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质人才。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聚焦学前教育与儿童卫生保健行业,以婴幼儿保教员、家庭教育指导员、健康管理师等职业群为培养方向,强调学生需具备科学文化水平、人文素养及“工匠精神”。培养目标明确提出学生需掌握婴幼儿健康发育监测、疾病预防与护理、家庭教育指导等核心技能,并通过托育机构管理等课程强化组织协调能力。专业还注重学生劳动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塑造,以适应托育服务行业多元化发展需求。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课程设计体现“医养教融合”特色,核心课程包括:
-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 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护理
- 婴幼儿保育与教育
- 婴幼儿健康管理
- 家庭教育与指导
通过钢琴基础与儿歌弹唱、幼儿舞蹈等艺术类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并结合托育机构管理实务等实践课程强化岗位适应能力。教学模式上推行“岗课赛证融通”,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证书(如幼儿照护(初级)、育婴师(四级))及技能竞赛结合,学生近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凸显实践教学成果。
校企合作与就业前景
学院与高星级酒店、托育机构、早教中心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通过现代学徒制项目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例如官渡区民族幼儿园园长分享托育服务趋势与标准化管理经验。就业方向覆盖幼儿园、母婴中心、健康管理机构及社区服务机构,学生可从事婴幼儿保育、健康指导、托育机构运营等岗位。数据显示,毕业生可通过考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育员证书等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师资力量与技能培养
专业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4%,教师持有育婴师、保育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并参与金砖国家技能大赛等国际赛事,获得教师组二等奖、三等奖等荣誉。技能培养注重实践操作与创新能力,依托婴幼儿回应性照料、游戏活动设计等实训模块,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幼儿园玩具制作”“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等赛项中屡获佳绩,验证了教学质量的行业适配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