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科技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立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以“铸师魂、明师德、育师才”为核心理念,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作为教育学院三大本科专业之一,该专业自创办以来持续探索“五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维一体”能力培养框架和“双导师”制教学机制,致力于培育兼具教学力、教研力、组织力的复合型教育人才。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践平台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为学生打造从课堂到职场的系统化成长路径。
在培养模式上,该专业推行四年一贯制实践培养,将见习、研习、演习、实习贯穿学习全程。学生从大一开始接触教学实践,例如2025年春季22级小学教育11班的见习活动中,学生进入湛江市第十一小学参与课堂观摩、校内试讲和评课议课环节,通过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的真实教学场景提升专业技能。这种“理论+实践”双轨并行的模式,依托校内微格智能实验室、书法实训室等24个专业实验室,以及校外12所小学和幼儿园实践基地,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
课程体系围绕“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目标,设置三大方向:
- 小学语文方向:强化教育学原理、儿童心理学与学科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方向:融入数学分析、初等数论等专业课程,注重逻辑思维训练;
- 小学英语方向:通过高级英语视听说、语音语法课程培养语言应用能力。所有方向均设置“1+1+1”培养规格,要求学生在主攻一门学科的同时兼修其他课程并掌握活动课程指导能力。例如《分数除法》教学中,教师运用数形结合和游戏化教学法,将抽象数学概念转化为具象认知,这种创新教学方法被纳入专业课程设计。
师资团队由教授、副教授占比40%的高水平教师组成,其中教育学科专任教师20人含5名教授,同时引入小学名师作为兼职导师。学院通过“磨课工程”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例如2024年开展的说课活动中,教师围绕课程架构、教学策略进行深度研讨,并由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指导改进。这种“岗证赛课”一体化培养机制,将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融入日常教学,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教学规范。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从事小学学科教学、教育机构管理等工作,近年通过“智能新师范”建设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例如在《立定跳远》体育课案例中,学生需掌握运动生理学实验室的数据分析技能,这种跨学科能力使其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数据显示,该专业2023年广东招生计划达296人,学费标准为27000元/年,选考科目不限物理或历史,显示出较高的社会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