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作为江苏省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历经60余年发展积淀,形成"师范底色、实践本色、国际亮色"的办学特色。该专业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30%),构建了覆盖本科至硕士的完整培养体系,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兼具语言能力与教育素养的骨干教师。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识传授与实践创新的有机融合,在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国际交流等方面均体现显著优势。
一、三维联动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设置以"语言技能+教育理论+跨文化素养"为核心,形成三大模块:
- 语言基础课程:包含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说等技能强化课程,采用小班化教学与分层训练模式,夯实学生语言基本功。
- 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学科教学法等模块,特别开发《翻译批评》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将师范认证标准深度融入教学实践。
- 国际拓展课程:开设区域与国别研究、跨文化传播等特色课程,配合教育部雅思考点(全国高校首个独立考点)的语言测评体系,强化学生全球胜任力。
二、双师协同的师资矩阵
专业教师团队形成"学术导师+行业导师"双轨配置:
- 学术引领层:拥有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2人,60%教师具有海外研修经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在SSCI、A&HCI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科研成果直接反哺课堂教学。
- 实践指导层:聘请中小学特级教师、省级教研员组建实践导师库,通过"名师名课案例分析""微格教学演练"等环节,实现教育理论与课堂实操的无缝对接。
三、四阶递进的实践体系
实践教学采用"认知-模拟-实战-反思"进阶模型:
- 分段见习:大一至大三每学期安排1周教育观察,累计完成200课时中小学课堂浸润式体验。
- 技能竞赛:依托省级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平台,近五年获特等奖3项,形成"以赛促教"的良性循环。
- 集中实习:大四开展18周顶岗实习,实施"双导师制"全程指导,实习单位涵盖徐州一中、南京外国语学校等30余所重点中学。
- 社会服务:组织学生参与中国典籍翻译、国际经贸洽谈会口译等实践项目,近三年累计完成50余项涉外服务。
四、多元出口的成长通道
毕业生呈现"三分天下"的就业格局:
- 教育主体:约65%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培养出联合国中文组组长、全国优秀教师等杰出代表,在江苏省中学英语教师队伍中占比达18%。
- 升学深造:20%毕业生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国内外名校,2023年考研录取率创34.7%新高。
- 跨界发展:15%投身外事、传媒、跨境电商等领域,依托"外语+商务""外语+法律"等复合课程实现职业转型。
该专业通过构建"1234"质量保障体系(1个师范认证标准、2类导师协同、3级课程监控、4维评价反馈),持续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通过率100%、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8%的数据,印证了办学模式的显著成效。随着"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推进,专业正加速布局西班牙语教师培养、中亚区域研究等新方向,着力打造淮海经济区外语教育高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