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的软件工程技术专业作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岗课赛证融通”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依托电子与信息大类学科背景,聚焦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通过系统的课程体系、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及深度校企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培养路径。以下从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维度展开分析。
培养定位与目标
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强调计算机软件系统和软件项目管理等核心知识的掌握。学生需具备软件研究开发、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与管理等核心能力,同时融入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培育。职业面向涵盖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信息系统分析等岗位群,毕业生可从事软件开发、测试、运维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满足软件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两大模块:
- 专业基础课:包括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构建底层逻辑与算法思维;
- 专业核心课:聚焦应用技术,如Web开发技术、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开发,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逐步掌握以下能力:
- 软件开发全流程能力:从需求分析到系统部署;
- 跨平台技术应用能力:包括Web前端、移动端及嵌入式开发;
-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等课程实现。
实践教学与产教融合
实践环节采用“工学交替”模式,分为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两阶段:
- 校内实训:依托信息网络实验中心(省级示范中心)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等18个专业实验室,开展Web前端开发、软件测试、信息系统设计等仿真项目训练;
- 校外实习: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合作,在真实场景中参与软件项目管理、智能系统研发等岗位实践。
此外,专业推行“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Web前端开发、移动应用开发、JavaWeb应用开发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
职业发展与升学路径
就业方面,毕业生可进入政府部门、IT企业、互联网公司等领域,从事软件技术服务、智能系统开发、信息系统运维等工作。行业数据显示,软件工程领域就业率与薪资水平长期位于各专业前列。对于继续深造者,专业提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工程等方向的硕士学位衔接通道,支持学术与职业双轨发展。
通过上述培养体系,该专业形成了技术能力扎实、职业适应性强、发展路径多元的办学特色,成为区域软件产业人才输送的重要基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