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师范大学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自2005年设立以来,始终以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学校百年师范教育底蕴,结合吉林省影视文化资源,形成了“创作+研究”双轨并行的教学体系。其核心课程涵盖戏剧写作、电影文学剧本写作等创作类课程,以及中外戏剧史、艺术概论等理论课程,为学生构建扎实的学科基础。近年来,随着文旅与电影学院的成立,专业进一步强化与长影集团等头部企业的合作,推动产教融合。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聚焦剧本创作与影视制作两大方向。核心课程包括:
- 诗歌写作与戏剧写作,强化文学创作基本功;
- 电视剧本写作和电影文学剧本写作,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商业化剧本创作能力;
- 表演导演艺术基础与DV影视创作,将剧本转化为视听语言。此外,广告传播原理、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等课程延伸了学生的职业边界,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
实践教学体系是该专业的突出特色。学生通过“沉浸式感知”模式参与行业项目:
- 校内实践:定期举办剧本创作展演、微电影拍摄竞赛,如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主题论坛中,学生参与策划并承担志愿服务;
- 校外合作:与长影集团、横店影视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参与《穿越千年追寻你》等抖音年度微短剧的编剧与拍摄;
- 赛事平台:学生作品曾获第七届亚洲微电影节最佳作品奖,并在国家级大创项目中孵化出《楼兰公主的东北驸马爷》等原创IP。
专业通过师资配置与行业资源强化人才培养深度。师资团队包含国家一级编剧刘勤等业界专家,其主讲的“戏剧美育”课程将创作经验融入教学,解析《狂飙》等热播剧的人物塑造方法论。同时,学院聘请汪海林、刘佩琦等影视名家担任实践导师,开展“影之旅大讲堂”系列讲座,提升学生的行业认知。课程考核采用“用户验收式”标准,如剧本作业需通过企业评审,模拟真实项目流程。
在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胜任影视编剧、文化策划、媒体编辑等岗位。近年就业数据显示,约30%学生进入电视台、影视公司从事内容创作;20%选择升学深造,如圣安德鲁斯大学等海外高校;另有部分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成立文化传播公司。专业还特别注重思政教育,将“传承雷锋精神”等主题融入剧本创作,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