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建筑大学的重点本科专业,城乡规划以五年制工学学士培养模式为核心,自1956年方运承教授创立以来,始终立足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形成了以城乡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特色。该专业先后四次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优秀),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并在国土空间规划、乡村建设等领域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展现出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实践创新能力。其培养体系既注重城乡物质空间规划的技术内核,又融合政策研究与管理实践,为行业输送了大量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该专业构建了“基础-核心-实践”三维体系。学生需先修美术、建筑设计初步等基础课程,强化空间思维与美学素养,其中山东省考生须通过入学前的美术加试。核心课程涵盖城市道路与交通、城乡规划设计、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等模块,通过城市规划原理与城建史等理论课程搭建学科框架,再以系列设计课程实现知识转化。值得注意的是,专业特别强调区域规划基础与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城乡问题的系统性思维。
学科特色集中体现在三个维度。其一,科研创新力突出,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并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其二,教学与实践深度绑定,依托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团队,出版《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教程》等20余部专著,形成“课堂案例教学+真实项目实训”模式。其三,行业适配性显著,毕业生可从事规划设计、政府管理、房地产开发等多领域工作,尤其擅长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中发挥技术优势。
从社会评价来看,该专业被列为山东省“十二五”特色重点学科,其“工学+美学”双核培养路径具有鲜明辨识度。学生不仅需掌握GIS分析、空间建模等技术工具,还需具备手绘表现与方案汇报能力,这种复合型特质使其在住建系统、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广受认可。数据显示,专业教师团队在《城市设计空间思维解析》等著作中提出的方法论,已直接应用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等国家级项目,印证了学术成果的实践价值。
面对新时代城乡发展需求,山东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通过持续迭代课程体系与深化校企合作,巩固了其在区域规划领域的领先地位。对于有志于投身城乡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学子而言,这里既能提供扎实的工学训练与政策研究平台,又能通过六年评估周期的严格质量控制,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前沿动态紧密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