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是西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高职特色专业,以三年制全日制教育为核心,聚焦影视传媒产业链需求,培养兼具技术实操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依托学院深厚的艺术教育底蕴,构建了"理论+实践+项目"三维一体的教学体系,配备4K摄影机、虚拟演播室等先进设备,并与电视台、影视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在数字化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课程设置紧密对接行业前沿技术,就业方向覆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形成独特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与职业基础课两大模块,其中核心课程突出项目化教学:
- 电视摄像课程通过光学原理与构图训练,使学生掌握多类型节目拍摄技巧,涵盖新闻专题片、纪录片等场景。
- 非线性编辑课程以Premiere、AE等软件为核心,通过电子相册制作、宣传片剪辑等项目,培养数字剪辑与特效合成能力。
- 高阶课程如影视后期合成技术引入Cinema 4D进行三维建模,达芬奇调色强化画面质感控制,构建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包装的完整技能链。
实践教学:全流程项目驱动能力培养
该专业通过"创作-实训-实习"阶梯式实践体系强化职业素养:
- 校内实训:依托非线性编辑实训室、录音棚等场地,完成微电影、短视频等作品创作,2024级学生作品《培养新时代影视传媒人才的摇篮》即展现实践成果。
- 校企合作:与杭州时光坐标影视传媒公司共建课程,引入300+商业案例进行实操训练,企业导师指导影视调色、栏目包装等细分领域技能。
- 赛事锤炼:学生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国赛奖项4项,通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检验创新能力。
就业方向:多元化职业发展路径
毕业生可胜任传统媒体与新兴领域的7类核心岗位:
- 内容生产端:电视节目编导、摄像师、剪辑师
- 技术支撑岗:特效制作师、频道包装设计师
- 新媒体领域:短视频运营、直播内容策划近三年就业数据显示,约35%毕业生进入省级电视台,28%任职影视制作公司,15%自主创立自媒体工作室,薪资水平高于省内同专业均值18%。
专业特色:产教协同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该专业首创PMBV人才培养模型,将Profession技术能力、Management项目管理、Business商业思维、Values职业素养四维目标贯穿教学:
- 双师型团队:8名专职教师中含2名博士、3名海归学者,6名企业导师均具备5年以上行业经验。
- 模块化考核:采用作品集评估制,学生需完成专题片、音乐电视、公益广告三类作品并通过行业专家评审。
- 文化传承创新:依托学院陕西省秦腔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探索传统戏曲与现代影视技术的融合表达。
行业资源:立足西北辐射全国的培养平台
作为全国秦腔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学院整合尚长荣戏剧工作室等资源,构建起覆盖影视制作全产业链的实训网络。学生可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如《吼秦腔》舞蹈创作,接触央视级制作标准项目,2024年校企合作开发的VR数字旅游设计课程更将培养边界延伸至元宇宙内容领域。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