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老师的中级会计实务课程以逻辑清晰和实务导向著称,其总结的会计分录体系覆盖了存货、固定资产等核心章节。在备考过程中,理解这些分录的关键在于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与经济业务的实质。例如,存货初始计量需区分外购与委托加工场景,固定资产折旧需结合资产用途选择科目归属。下文将从典型业务场景切入,梳理高频分录的逻辑框架与操作要点。
存货相关分录的实务处理
外购存货的入账成本包含买价、税费、运输费等必要支出,其基本分录为: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若涉及委托加工物资,需分情况处理消费税:直接销售时计入成本,继续加工则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例如,委托方支付加工费并收回商品的分录为:
借:委托加工物资(材料成本+加工费+消费税)
贷:原材料(发出材料成本)
贷:银行存款(加工费及税费)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需遵循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当存货价值回升时,转回金额不得超过原计提数: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折旧分录
购置需安装的固定资产需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成本:
借:在建工程(含价款、税费、安装费)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安装完成后转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折旧需根据用途选择科目:
- 生产部门使用:借:制造费用
- 行政管理部门使用:借:管理费用
- 销售部门使用:借: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
值得注意的是,当月新增固定资产次月计提折旧,而当月减少资产当月仍提折旧。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与处置的分录逻辑
资本化后续支出需将原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完工后重新确认固定资产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费用化支出如日常修理费,根据发生部门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而固定资产处置需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借:固定资产清理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处置损益根据清理净额转入资产处置损益或营业外收支科目。
特殊场景的分录处理技巧
对于持有待售固定资产,需比较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若账面价值高于净额,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涉及分期付款购置固定资产时,需按购买价款现值入账,差额通过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分摊:
借:固定资产(现值)
借:未确认融资费用(差额)
贷:长期应付款(总价款)
后续分摊时,利息费用按实际利率法计入财务费用。
掌握这些分录的核心在于理解业务实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建议考生结合真题演练,重点关注可变现净值计算、折旧方法选择以及持有待售资产判定等高频考点,通过分录反向推导业务场景,强化实务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