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工程(新型平台软件)专业是面向智能化时代需求的前沿学科方向,深度融合产业链与专业链,以校企合作为支撑,培养具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平台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的学科基础,结合河南省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教学资源,形成了“基础扎实、技术前沿、产教融合”的育人特色。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注重培养掌握智能化时代新型基础软件及关键技术的高素质研发人才。学生需具备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即时服务等领域的系统化知识体系,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强调“强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培养理念,使毕业生能够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金融科技等领域从事系统研发、技术服务与运维管理。课程体系以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核心课程包括:
- 程序设计技术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
- 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开发
- 算法分析与设计及数据挖掘专题
实践教学环节依托河南省食品安全数据智能重点实验室和计算机动画实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构建了“课程实验-项目实训-学科竞赛”三级递进体系。学生可通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分布式存储平台、虚拟现实开发环境等先进设备中完成真实项目开发。近年来,该专业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大赛等赛事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50余项。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覆盖三大领域:
- 大数据平台开发:从事数据采集、清洗、建模及可视化系统构建
- 云计算架构设计:参与公有云/私有云平台搭建与运维
- 物联网应用开发:聚焦智能硬件通信协议设计与边缘计算优化根据学院统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部分优秀人才进入华为云、阿里云等头部企业从事核心技术研发。
学术资源方面,专业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与荷兰丰蒂斯应用科技大学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师资队伍中包括欧盟玛丽-居里学者、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等高水平导师,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1项,获省科技进步奖7项,为本科生提供参与前沿研究的通道。学院配备的高性能服务器集群和虚拟现实开发平台,有效支撑了新型平台软件领域的教学科研需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