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自2007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创新设计素养为目标,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该专业前身为工业设计专业,目前在校生近500人,拥有高学历教师团队,其中约42%具有副教授(含)以上职称,所有教师均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依托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资源形成跨学科支撑。近年来,学生在红点奖、IF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等国内外赛事中累计获奖500余项,展现出强劲的专业竞争力。
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核心课程分为三个层级:
- 设计基础模块:通过《造型基础》《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等课程构建空间思维与表现能力;
- 专业核心模块:在《产品模型设计及制作》《交互设计》等课程中掌握从概念到落地的全流程;
- 产业衔接模块:通过《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家具设计》等课程对接市场需求。特别设立产品设计创新工作室与平面设计工作室,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例如LKK洛可可、佳简几何等知名企业的设计总监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与现场指导。
在培养模式创新上,形成了“双轮驱动”机制:
- 学科竞赛驱动:建立以赛促学机制,近四年毕业生人均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超1.5项;
- 校企协同育人:与江铃新能源等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2024届毕业生中有多款设计作品直接投入市场生产。这种模式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既能展现如樟树中药炮制技艺文创的文化传承力,又能完成盲童辨物学习沙盘等社会创新项目。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在互联网(9.58%)、服装(10.03%)、室内装潢(8.31%)等领域分布广泛。薪酬数据显示,起薪约为5990元,毕业五年后可达12450元。值得注意的是,约37%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或跨领域发展,这种灵活性源于专业培养中强调的“信敏廉毅”创新创业素质,使毕业生既能担任产品设计师,也可转型为视觉交互设计师或设计管理者。
通过毕业设计作品展这一年度教学成果检阅平台,该专业持续推动教学改革。2024届展览中,193名毕业生提交的作品涵盖人工智能应用、绿色环保设计、文化IP开发三大方向,10件获奖作品均体现对产业痛点的精准把握。这种以真实项目为导向的培养方式,使得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并有相当比例学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院校攻读硕士。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