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推进,旅游业正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枣庄职业学院紧跟行业趋势,于2025年推出的智慧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通过三年制培养体系,着力打造具备大数据分析和智慧景区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依托台儿庄古城校区的区位优势,将理论教学与景区实操深度融合,为行业输送能够应对AI智能导览和多维数据感知等新兴需求的专业人才。
在专业培养目标方面,课程设置紧密围绕"互联网+旅游"政策导向,通过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景区数字营销等核心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虚拟现实技术和物联网设备管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课程体系中纳入了热成像测温和区域客流管控等前沿技术应用模块,这与《GA/T旅游景区安全防范要求》中强调的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形成教学呼应。
专业实践环节构建了三维培养路径:
- 基础技能层:通过智慧厕所管理系统和反向寻车系统等实训项目,掌握景区基础服务设施运维
- 数据分析层:运用数据魔墙和视图智能引擎,训练学生处理游客行为数据和环境监测信息
- 战略决策层:依托开放平台和计算资源池,模拟景区智慧营销策略制定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校企合作方面,专业与台儿庄古城等4A级景区建立深度合作,开展AI设备加载和智能导览系统的联合研发。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参与电子地图标注、语音讲解脚本编写等实践,同时接触OTA渠道拓展和新媒体营销矩阵搭建,这种"教学-研发-运营"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痛点。
面对行业数据割裂和系统碎片化的挑战,专业特别强化大数据存储和系统集成能力培养。通过数据智能张量分析和计算资源池调配等课程,使学生能够处理景区票务系统与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联动,这种能力正契合《GB/T 17775-2003》中要求的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数字化标准。
在职业发展路径上,毕业生可胜任景区数字产品经理、智慧旅游规划师等新兴岗位。数据显示,掌握热成像区域管控和AI风险预警技术的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景区招聘中起薪较传统岗位高出32%。随着预约错峰常态化政策的深化,具备智慧分流系统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已成为景区提质升级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