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立足广东省区域发展需求,依托学校农工学科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农业+艺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归属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拥有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为54人,学费标准10000元/学年。作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其培养方案突出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的深度融合,强调在乡村振兴和城乡建设中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服务"三农"为核心导向,培养掌握数字影视制作、交互设计、三维动画等核心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呈现三大特征:
- 技术基础模块:包含数字图像技术、C4D基础、三维动画技术等技术课程,强化编程与软件操作能力
- 艺术创作模块:设置分镜头脚本设计、视频调色、信息可视化等课程,培养创意表达能力
- 跨学科融合模块:开设服务设计、用户体验分析等交叉课程,结合农业景观设计、农产品电商等特色内容
专业特别设置工作室教学模式,通过环境艺术工作室、数字媒体工作室等实践平台,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例如在乡村数字形象短片制作中,学生需完成从剧本创作到影视特效的全流程实践,这种"做中学"模式使毕业生具备快速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
二、特色培养路径
专业建设紧扣学校新农科发展战略,形成两大特色培养方向:
- 农业数字化传播:聚焦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农村电商直播等内容,运用动态图形设计技术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
- 城乡数字景观设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村落改造方案,结合GIS数据构建智慧乡村可视化系统
这种培养路径得到广东省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产品开发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支撑,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得国际iF设计奖、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等200余项专业竞赛奖项。特别在数字灯光艺术展示领域,师生团队为多个新农村建设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教学成果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三、就业与深造通道
毕业生就业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分布在三大领域:
- 文化创意产业:在腾讯、米哈游等企业从事游戏UI设计、虚拟角色开发
- 数字农业服务:参与智慧农业项目中的数据可视化系统构建
- 影视传媒机构:承担纪录片制作、网络综艺节目特效等创作任务
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部分学生进入伦敦艺术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高校深造。专业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学建立2+2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可获取双学位。对于有志学术研究者,学院设有艺术学硕士点,在环境设计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研究等方向开展研究生培养,2025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33人。
该专业通过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与广东省动漫协会、广州德宇皮具等50余家单位建立实训基地,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这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农业特色为根基的培养模式,使仲恺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华南地区形成独特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