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现代通信工程专业立足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以理工融合为特色,构建了覆盖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光学工程的多学科交叉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电气工程学院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的双重资源,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培养能在5G通信、智能系统、网络运维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其培养方案突出实践能力与技术创新,课程设置紧跟行业前沿,形成"基础理论+专业实训+产业应用"的三维培养框架。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以数学、物理和信息论为基础,搭建了阶梯式知识结构:
- 基础课程:涵盖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等理工基础学科,强化数理逻辑思维
- 核心课程:聚焦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三大支柱,构建通信系统设计能力
- 前沿技术模块:设置5G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卫星通信与导航等特色课程,对接信息通信产业最新发展
特别引入鸿蒙应用开发、Python与人工智能技术等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应对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的技术迁移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四级递进"培养模式:
- 基础技能实训:通过电工技术实训、电子CAD实训掌握电路设计与调试能力
- 专项技术训练:在数据通信实训、光传送网技术实训中熟悉通信设备操作规范
- 综合项目开发:依托通信产品创新设计综合实训完成从需求分析到产品落地的全流程实践
- 产业实战衔接:通过顶岗实习进入华为、移动等合作企业参与5G基站建设、网络优化等真实项目。国家级智能制造与控制创新平台的工业物联网研创中心,为学生提供通信软件开发、智能系统集成等高阶实践平台。
专业就业呈现全产业链覆盖特征:
- 通信运营商:在移动、电信、广电从事通信值勤、网络督导等技术管理工作
- 设备制造业:担任通信芯片设计工程师、5G设备测试工程师等岗位,近三年毕业生在华为生态企业就业率达32%
- 工程服务领域:承担通信网络规划、智慧城市系统集成等项目建设,据校方数据显示参与南京地铁通信系统改造的毕业生占比达15%
- 新兴交叉领域: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开展边缘计算开发,2024届毕业生在自动驾驶通信模块研发岗位的起薪突破8500元/月。
该专业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与江苏省重点专业群建设,形成"双师型"教师占比超92%的师资团队。其通信网络优化实训室配备华为ENSP仿真平台、罗德与施瓦茨测试仪等先进设备,可实现4G/5G网络无缝切换的实战化训练。值得关注的是,专业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5G移动网络运维证书)融入课程体系,实现"课证融通",近三年学生中级以上证书获取率达97%。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