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设立于2016年,是安徽省内较早开展戏剧影视综合人才培养的本科专业。该专业以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操作性为核心特色,依托文学与传播学院的学科优势,构建起覆盖剧本创作、影视制作、艺术策划的立体化培养体系。在2025年最新发布的专业介绍中,该专业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方向,其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稳定在90%以上。
学科架构与培养方向
本专业采用文学+艺术学+传播学的复合型知识框架,设置两大核心培养方向:
- 剧本创作方向:聚焦戏剧影视文本写作,开设《戏剧影视剧本创作》《动画剧本创作》等课程,着重训练学生的叙事能力与文学素养
- 影视制作方向:涵盖视听语言、导演基础、影视剪辑等实践课程,配备全媒体演播厅、虚拟演播室等价值千万的实训设备
课程体系包含三大模块:
- 文化素养模块:《中国文化概论》《中外戏剧影视发展史》奠定人文基础
- 专业核心模块:《影视导演》《舞台艺术表演》构建创作能力
- 技术应用模块:通过《影视采编技术》《新媒体运营》对接行业需求
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构建了"四阶递进式"实践平台,形成课堂实训→学科竞赛→企业项目→毕业展演的完整链条:
- 低年级开展剧本写作工作坊,每年产出原创剧本超200部
- 设立暑期专业实训,联合焦岗湖影视城等实践基地完成微电影创作
- 组织"文心佳话大学生话剧节",连续五年获安徽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奖项
创新实践成果显著:• 在One Show中华青年创新竞赛中获大中华区铜奖• 省级微电影大赛累计获奖23项• 学生创业团队承制地方政府文旅宣传片37部
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50%,博士(含在读)占比40%。教学团队主持省级纵向课题6项,获得省文艺精品扶持专项资金200余万元,形成三个特色研究领域:
- 地域文化影视转化:完成《淮南子》动画改编等横向课题
- 新媒体传播研究:开发短视频创作课程包
- 戏剧教育研究:出版《校园戏剧创作方法论》等专著
建立"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 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教学与科研指导
- 聘请安徽广播电视台等机构专家担任行业导师
- 定期开展"影视名家讲堂",年均举办专业讲座12场
就业前景与发展路径
专业构建起覆盖文化创意全产业链的就业网络,近三年毕业生去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 内容生产领域:35%进入影视公司、MCN机构从事编剧、策划
- 文化传播领域:28%任职于电视台、报社、文化馆
- 教育领域:20%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进入中小学艺术教育岗位
- 深造提升:17%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专业院校
职业发展呈现显著上升曲线:
- 入职1-3年:执行编剧、场记、新媒体运营等基础岗位
- 3-5年:独立项目负责人,平均薪资较入职时增长120%
- 5年以上:37%毕业生创立文化传媒公司,形成"校友企业生态圈"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