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作为重庆市唯一由国有交通企业全资举办的高职院校,其智能焊接技术专业紧密对接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形成了"校企协同、理实一体"的育人模式。该专业立足轨道交通、汽车制造、船舶工程等核心领域,以焊接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焊接工艺为教学重点,通过"双证书"培养体系(毕业证+职业资格证)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起薪普遍超过5000元,部分优秀学生实习期即可获得7000元以上薪资。
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该专业构建了"基础+核心+拓展"的三层课程结构:
- 专业基础课程涵盖《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焊接电工基础》,着重夯实工程识图与材料科学基础
- 核心技能模块设置《焊接工艺制定与评定》《焊接自动化技术》等课程,融入熔焊过程控制与焊接缺欠分析等关键技术
- 实践创新环节包括焊接机器人编程、特种焊接技术实训等12个专项训练,对标世界技能大赛标准
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四阶递进"模式:
- 基础技能实训:手工电弧焊、气焊气割等传统工艺训练
- 自动化设备操作: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安装调试
- 生产性实训:承接重庆长客轨道车辆公司的焊接部件加工
- 顶岗实习:在中国船舶集团等企业参与航母、潜艇等大国重器制造
就业渠道呈现多元辐射格局,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三大领域:
- 轨道交通板块:重庆长客轨道车辆、成都铁路局等企业,从事高铁车厢焊接与质量检测
- 装备制造领域:中国船舶集团、重庆机电集团,参与舰艇焊接与压力容器制造
- 汽车产业集群:长安汽车、东风小康等车企的智能焊接产线技术岗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与全球最大船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学生可接触等离子切割、钨极氩弧焊等前沿技术,近三年学生获重庆市焊接技能竞赛二等奖以上奖项9人次。
专业建设凸显四大特色优势:
- 军事化管理模式塑造学生严谨的职业素养,每日统一着装、标准化操作流程训练
- "1+X"证书制度实现学历教育与焊工特种作业操作证无缝衔接
- 双师型教学团队包含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技术能手等业界专家
- 智能化实训基地配备价值500余万元的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可开展智能焊接工作站安装与调试等高端实训
该专业紧跟《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在课程体系中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模块,培养学生掌握焊接参数智能优化、焊接质量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能。通过"校中厂"模式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学生毕业设计需完成轨道交通转向架焊接工艺方案编制等实战课题,确保技术能力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