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19年开设以来,依托六堡茶产业学院和广西特色资源,形成了以工学为基础、产教融合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以“重品德、实基础、适口径、重能力、能创新”为培养原则,通过校企合作和实践基地建设,着力培养能在食品生产、研发、质检等领域发挥作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目前,专业已建成食品工艺实验室、食品分析实验室等设施,并与多家龙头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强调“宽口径、多领域适应能力”。学生需掌握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等核心知识,同时具备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5年后,学生应能胜任食品行业的研发、管理、质检等岗位,并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国际视野。例如,课程体系特别融入茶食品加工和药食同源资源开发方向,结合梧州六堡茶产业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课程设置以工学为核心,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框架:
-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 核心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工厂设计
- 特色课程:茶叶深加工学、食品机械与设备、功能性食品开发实践环节占比显著,包含食品工艺实习、工厂设计课程、毕业设计等,确保学生掌握从原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技能。
专业拥有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22名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59%(13人),高级职称教师36%(8人),并聘请7名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教师团队主持自治区级教改项目4项、市厅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12篇,获省级科研奖励2项,科研实力直接反哺教学。例如,朴春红教授团队在食品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成果被纳入实验课程设计,李亚老师主导的食品工艺实验室建设项目提升了实训条件。
实践资源是专业发展的突出优势。校内实验室设备总值超900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达4.35万元,配备微生物培养、食品成分分析等先进设备。校外与梧州茶厂、中恒集团等共建产学研基地,学生可参与六堡茶标准化生产、药食同源产品研发等项目。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10项,就业率居全校前列,部分毕业生进入海关、质检部门或攻读硕士研究生。
就业方向覆盖食品全产业链,主要岗位包括:
- 技术开发类:食品企业研发工程师、工艺设计师
- 质量管理类:质检员、食品安全管理员
- 公共服务类:海关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监督
- 学术研究类:科研院所实验员、高校教师专业通过模块化培养(如食品加工保鲜、食品安全检测)实现精准就业匹配,近年毕业生在珠三角食品企业就业比例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