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的英语专业通过18年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该专业依托外国语系的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了"语言基础+专业技能+国际视野"的三维培养体系,旨在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职业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2024年校友会数据显示,其英语专业位列全国同类专业第198名,被评为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展现出较强的社会认可度。
在课程体系方面,该专业采用"基础+高阶+实践"的模块化设计。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视听说等核心课程夯实语言基础,而跨文化交际、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等课程则强化专业深度。实践教学环节尤为突出,包含英语会话实训、模拟国际商务谈判以及翻译项目实战等场景化训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要求所有考生必须通过英语口试并达到单科控制线,确保生源质量与教学目标的匹配度。
师资力量呈现"双师型+国际化"的特征。由留日学者李安东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中,5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占比达36.8%。团队近年来主持完成30余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开发了《日语翻译》等省级一流课程。教师队伍中既有外交部前签证专员杨日明副教授这样的行业专家,也有在泰王国任教五年的实战型人才,形成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优势。
国际化培养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通过"3+1"、"2+2"等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可赴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日本札幌国际大学等合作院校交流。数据显示,近年来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比例持续攀升,2024届毕业生中既有进入湖北民族大学深造者,也有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录取的典型案例。这种本土教育与境外教育有机融合的机制,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依托大连的区域优势,毕业生年均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主要分布在四大领域:
- 政府机关与外事服务机构从事翻译工作
- 教育机构承担英语教学与科研任务
- 跨国企业参与国际商务运营
- 自主创业或赴海外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与大连本地世界500强企业共建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真实商务场景,这种"学用结合"的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了毕业生的职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