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女子学院于2024年正式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这是该校响应国家“新工科”战略、对接智能产业需求的重要布局。该专业以工学学士学位为培养目标,依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聚焦智慧家政、养老、文旅科教等特色领域,致力于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行业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整合校企资源、构建实践导向课程体系,学院正逐步形成以女性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在培养方案设计上,该专业强调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贯彻实施。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涵盖人工智能导论、Python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等;
- 核心技术:重点开设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等前沿课程;
- 行业应用:设置智慧服务工程中心实训项目,结合家政养老等场景开展智能系统开发实践。这种“理论—技术—场景”的递进式架构,确保学生既能掌握算法原理,又能解决真实产业问题。
专业建设特别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学院已建成智能计算中心和12个实验实训室,并与软通动力、华为等2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实践教学环节包含:
- 企业级项目实训:在云计算中心完成大数据分析任务
- 科研平台参与:依托女性大数据科研平台开展生育健康、家政服务等主题数据分析
- 竞赛培育机制:组织学生参加“北斗杯”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近五年累计获国家级奖项超10项
师资力量呈现双师型结构特色。33人组成的教学团队中,教授占比21%,博士占比54.5%,近五年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科研经费突破200万元。教师将智能优化算法等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例如在女性职业发展状况分析大屏开发中,指导学生运用HiveSQL进行数据挖掘,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的双向循环。
就业前景方面,专业突出智慧服务的差异化定位。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视觉开发、服务机器人系统集成、智能养老平台运维等工作,覆盖IT、家政、文旅等10余个领域。据行业调研,人工智能领域人才薪资较传统IT岗位高出30%,而该校通过“数智人才培养与科研综合实践平台”,已为金蝶软件、阿里巴巴等企业输送多批掌握AIGC内容生产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