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该校重点打造的特色专业之一,面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立足“机械+电子”的交叉学科定位,构建了涵盖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等核心课程的教学体系,并与北京韦加智能科技等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形成“理论+实践+就业”的全链条培养模式。专业自2001年学院升格以来持续优化,现有师资团队中高级职称占比突出,配备液压气动实训室、数控编程实验室等先进设施,毕业生就业方向覆盖机械制造、设备维护、无人机应用等高需求领域。
一、培养方向聚焦行业前沿需求
该专业以机电设备操作维护与自动化技术应用为两大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结合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增设无人机应用技术方向。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企业工程师直接参与教学,学生可系统掌握固定翼、多旋翼无人机操控技术,以及无人机组装调试、航拍测绘等专项技能。课程设置注重与工业4.0接轨,将PLC编程、传感器检测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学,使毕业生能胜任机电设备设计、生产线调试等岗位,实现与衡水及周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精准对接。
二、课程体系强化实践创新能力
专业构建“基础+核心+拓展”的三层课程架构:
- 专业基础课: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夯实机械原理认知
- 核心技能课:重点开设单片机应用、数控加工编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提升实操能力
- 拓展模块:设置无人机自动控制技术、SolidWorks三维建模等特色课程
实践教学占比达45%以上,通过电工电子实训、数控机床操作等环节,形成“课堂学原理—车间练技能—企业做项目”的递进培养路径。学生可考取电工证、PLC编程工程师证等5类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双证书”毕业。
三、校企合作保障就业竞争力
该专业与北京韦加智能科技等50余家企业建立定向培养关系,毕业生享有“四定”就业保障:
- 定合同:入学签订《就业培养协议》
- 定岗位:从事设备调试、无人机操控等技术岗
- 定薪资:初级岗位月薪4000-6000元,技术骨干可达万元级
- 定发展:提供终身职业晋升服务
近三年毕业生主要进入航空航天、电力系统、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在长城汽车、冀中能源等龙头企业就业率保持93%以上。专业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学质量(4.0分)和办学条件(4.1分)认可度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四、专业建设持续创新发展
学院投入1.35亿元建设机电工程系实训基地,引入工业机器人应用、自动化生产线调试等模块化教学设备。教学改革方面推行“赛教融合”模式,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准转化为课程考核指标,近三年学生在省级机电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12项。专业还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支持学生参与无人机航拍服务、智能设备改造等创业项目,已有3个团队获得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