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金融学院经济学(境外办学)专业是该校依托波兰格但斯克技术大学优质教育资源设立的国际合作项目,旨在培养具备“经济金融”复合型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模式,融合经济学理论、金融实务与跨文化管理能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和职业发展机会。下文将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能力等角度展开分析。
该专业采用“1+3”分段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在河北金融学院学习通识课程和语言强化课程,后三年赴波兰校区完成专业学习。其中,波兰阶段由中波双方教师联合授课,河北金融学院承担1/3课程,外方教师及国际师资承担其余部分。语言能力是核心门槛,学生需在首年通过雅思6分或外方语言测试,未达标者可留级一年,仍不合格则需转至其他中外合作项目。这种设计既保障了国际化教学标准,又为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提供了灵活调整的空间。
课程体系突出“经济+金融+数据分析”的复合特色。基础理论模块涵盖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核心课程,强化学生对经济规律的认知;实践应用模块引入计量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等工具性课程,培养量化分析能力。同时,依托波兰校区的国际化平台,增设跨文化管理、国际商务沟通等特色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和双语授课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专业还设置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相关课程,为职业资格认证提供衔接路径。
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校内阶段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模拟实训,校外则通过校企合作单位提供金融机构实习机会。波兰学习期间,学生可参与欧盟企业调研、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接触欧洲市场运作实例。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约30%毕业生进入跨国金融机构(如驻波兰中资银行),20%选择国内考研或出国深造,其余多任职于政府经济部门、咨询公司等机构。这种就业结构反映出专业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成效。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该专业学费采取分段收费制度。国内阶段按普通专业标准收取(5060元/年),波兰阶段学费为8000欧元/年,显著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因此,建议考生结合家庭经济状况和职业规划审慎选择。对于有志于深耕国际经济领域、具备较强适应能力的学生而言,这一专业为其打开了通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市场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