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山西省首批开设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专业的高职院校,自2022年成立该专业以来,通过融合旅游管理与数字技术,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该专业以“科技赋能旅游”为核心理念,依托国家级计算机人工智能教学团队和旅游专业创新师资力量,面向智慧旅游产业链培养兼具文化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覆盖技术开发、行业认证、管理实务三大模块,形成了“课证融合”的立体化培养路径。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分层递进模式:
- 技术技能类课程聚焦数字化工具应用,包括Photoshop图像处理、Unit 3D虚拟现实开发、旅游大数据分析等模块,强化学生运用AI、VR等技术解决旅游场景问题的能力;
- 导游资格考试课程整合《导游实务》《旅游法规》等核心内容,确保学生获取行业准入资格;
- 管理实务课程则通过《景区服务与管理》《旅行社运营》等模块,构建从基层服务到战略决策的完整知识链。这种课程组合既满足文旅产业对数据分析师、新媒体运营师等新兴岗位的需求,又保留传统旅游服务的专业根基。
专业实践教学突出产教融合特色,与北京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等头部文旅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同时联合携程集团、途牛旅游网搭建在线旅游平台实训基地。学生在实习中可参与智慧景区方案设计、旅游电商运营、VR导览系统开发等项目,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岗位技能的无缝衔接。这种“企业真实场景+校内模拟工坊”的双轨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具备快速适应智慧旅游生态系统的职业竞争力。
就业方向上,该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大领域:
- 旅游景区从事智慧导览系统维护与游客行为数据分析;
- 在线旅游平台负责产品定制、新媒体营销及大数据精准推荐;
- 科技公司参与旅游信息化解决方案开发。值得注意的是,超过60%的实习合作单位提供优先录用通道,其中太原方特、云冈石窟等重点景区已形成稳定的人才输送机制。这种定向培养模式有效缓解了区域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人才缺口问题。
从专业建设逻辑来看,智慧旅游技术应用的成功在于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打破传统旅游管理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科壁垒,构建跨领域课程集群;二是将“1+X”证书制度融入教学,学生可同步考取导游资格证与大数据分析师认证;三是通过虚拟现实实验室与旅游大数据中心等实训平台,将行业前沿技术转化为教学资源。这些创新举措使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智慧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