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市级特色专业建设基础,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拥有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智能3D视觉应用工作站等先进实训平台,并与费斯托、ABB、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鲜明特色。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聚焦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产业需求,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智能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数据采集与可视化等核心能力。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其中PLC与变频器技术、机器视觉识别技术、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等核心课程占比超过60%,同步嵌入低压电工作业证、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证书等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实现“课证融通”。实践环节采用“三阶段进阶”模式:
- 基础技能实训:通过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和C语言程序设计夯实底层技术
- 专项能力强化:依托智能制造虚拟调试与数字孪生实训系统开展场景化训练
- 综合应用创新:在企业真实项目中完成智能产线装调和设备技术改造
专业建设凸显三大特色优势。师资力量方面,组建了包含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高级技师的双师型团队,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五年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8项。实训资源投入力度大,建有27个实验实训基地,其中模块化双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实训系统和智能回收实训系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就业通道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从事智能制造控制系统集成工程师(初级岗)、设备运维技术主管(发展岗)等岗位,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9%,进入大华技术、中控集团等龙头企业比例超35%。
该专业通过“电子E家工作室”等创新平台,将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学生可参与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发,在机器视觉系统应用、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等领域开展真实项目开发。这种“以赛促学”模式成效显著,近三年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项15项,孵化出多个智能制造领域的学生创业项目。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