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盐城工学院自动化专业依托电气工程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了以新能源和智能装备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将控制理论、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前沿领域与产业需求深度结合,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覆盖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创新研究的完整培养链条。
在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强调"五育融合"发展,要求学生在毕业后5年内达成四项核心能力:掌握控制理论与自动化检测技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备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形成团队协作与社会责任意识、建立持续发展与国际视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机器人控制技术和机器视觉等新兴方向,紧跟智能制造发展趋势。这种培养方案使毕业生既能胜任传统工业自动化领域,又能适应新能源装备、智能仪器仪表等新兴产业的岗位需求。
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强基础+重应用"的鲜明特色:
- 基础理论模块: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等构建专业基石
- 核心控制模块:涵盖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
- 实践应用模块:重点开设电气控制与PLC、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
- 前沿拓展模块:新增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技术等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分布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新能源领域:光伏发电系统运维、风电设备控制
- 智能制造行业:工业机器人集成、智能仪器开发
- 传统工业领域:流程自动化改造、PLC编程调试
- 科研院所:自动化系统研发、技术创新攻关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4%以上,约30%毕业生进入东南大学等高校深造,部分学生赴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等国际名校攻读硕士学位。
从录取情况看,2024年该专业在广东省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0分,对应位次98626,选科要求为物理+化学组合。江苏省内录取数据显示,电气工程学院新生平均成绩达520分,专业报到率超过98%,反映出考生对该专业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学院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的中外办学项目,为有志国际化发展的学生提供了双学位通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