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作为科大讯飞全资举办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其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紧密对接安徽省制造强省战略,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学科,形成以智能装备开发和产线集成管控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校企共建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构建"重基础、宽口径"的育人模式,通过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和创新训练项目全覆盖,培养具备工业互联网应用能力和智能工厂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以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为三大主干学科,形成"基础理论+专业核心+创新实践"的递进式课程结构。核心课程包含:
- 机械原理(3学分)聚焦机构运动分析与设计能力
- 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培养系统建模与控制思维
- 智能制造产线集成与管控贯通MES/ERP系统应用实践环节特别设置夏季小学期,通过智能车设计、工业机器人调试等真实项目,强化RFID技术与工业物联网应用能力,实现"边学边做、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
人才培养突出产教协同创新,采用"三学期制"将企业实习纳入必修环节。学生可进入奇瑞、联众智慧科技等366家校外基地实践,参与教师横向课题的现场调试。创新教育体系包含:
- 金字塔式双创培育:基础层开展专利创新训练,中层组织RoboMaster机甲赛,顶层选拔参与"互联网+"创业大赛
- 个性化四通道计划:前18%优秀生可进入国际班赴海外研修,或通过免试推荐攻读双一流院校硕士近五年学科竞赛获奖超5000项,2023年斩获"挑战杯"金奖,体现"做中学"的显著成效。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流向三大领域:
- 智能装备研发:从事工业机器人维护、数控机床编程
- 生产系统优化:担任MES工程师、智能工厂规划师
- 技术管理岗位:包括工艺研究主任、设备管理主管数据显示,该校毕业生平均起薪高于全国同类院校27%,智能产线集成工程师岗位需求年增长达19%,契合中国制造2025对数字孪生技术人才的需求趋势。
教学资源配置凸显校企协同优势,建有智能制造技术实验室和AI开发实训中心,配备价值1.1亿元的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智慧教室采用博思学习系统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学生可远程操作智能传感器检测实验台,这种"虚实结合"的实训模式使专业对标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标准,2022年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院校。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