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中国最早设立的交通类高职院校,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在市政工程领域深耕多年。该校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自2004年设立以来,紧密对接国家市政开发政策和建筑行业发展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模式,培养了大批掌握管道设计、施工管理及水处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依托学校在交通建设领域的深厚底蕴,形成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践的全链条培养体系,特别是在城市内涝治理和水资源管理领域具有显著特色。
该专业构建了"理论+实践"双轨并行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涵盖水力学、给排水管道工程、建筑给排水三大方向。学生需掌握水处理微生物学分析技术,熟练运用工程测量仪器进行管网定位,并通过BIM技术完成三维建模。实践环节特别注重真实场景还原,例如在水分析实验室开展水质检测实验,在泵站系统实训室模拟城市供水调度,这类教学安排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施工现场的复杂工况。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是专业建设的突出亮点,目前已与中建三局、中铁十九局等12家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完成从图纸会审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实践。特别设立的"双元制"订单班,由企业工程师全程指导管道安装、设备调试等专项技能,确保岗位技能与行业标准无缝对接。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入职半年内晋升技术骨干比例达37%。
专业团队由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领衔,5名专职教师均具备工程系列职称和行业工作经历。教学过程中引入工程案例库,将海绵城市建设、老旧管网改造等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素材。创新性的"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职业资格证书,近两年学生在省级水处理技术赛项中斩获4项大奖,验证了教学成果的实战价值。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大领域:在市政工程公司担任施工技术员,负责管网铺设与质量管控;在环保企业从事水处理工程师岗位,进行污水处理工艺优化;部分进入设计院所参与给排水系统规划。值得关注的是,超过60%的毕业生三年内成长为项目负责人,如2009届校友潘磊已升任中建三局区域公司副总经理,印证了专业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