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日常财务管理中,现金付给会计涉及出纳与会计的职责分工和资金流转。根据会计准则,出纳主要负责现金收付和日记账登记,而会计需完成账务处理与凭证编制。当现金从出纳转交给会计时,需根据业务场景判断分录方式,核心在于明确资金用途及科目归属。
一、现金付给会计的业务场景与分录逻辑
若现金从出纳移交会计属于备用金拨付或临时借款,需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例如,会计因业务需要向出纳预支现金,此时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会计姓名
贷:库存现金
该操作需附借款凭证,并确保后续归还或冲销流程完整。若属于内部资金调拨(如会计统一保管现金),则无需单独记账,仅需在现金日记账中记录交接明细,并保持账实一致。
二、常见业务类型的分录示例
备用金拨付
出纳向会计支付备用金用于日常零星开支: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或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
贷:库存现金
后续会计使用备用金报销时,需冲减该科目。员工借款
若会计以个人名义借款,分录与备用金类似:
借:其他应收款——会计姓名
贷:库存现金
归还时反向操作,并核销原始凭证。费用报销
会计使用现金支付费用后,需根据实际用途记账。例如支付办公费用: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贷:库存现金
此时现金已从出纳移交会计并完成支出,需在付款凭证上加盖“现金付讫”章。
三、操作规范与风险控制
- 权限分离: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出纳不得兼任稽核、档案保管等职务,现金交接需由第三方监督。
- 凭证完整:所有现金转移需附收据或借款单,注明用途、金额及经手人签名。
- 定期对账:出纳需每日核对现金日记账余额与实际库存,会计需定期检查其他应收款科目,避免长期挂账。
通过规范操作和明确科目归属,可有效避免资金挪用风险,确保账务处理的合规性与准确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