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商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方向)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之一,依托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需求。该专业创办于2004年,前身为计算机信息与技术系,2024年学院重组后进一步整合资源,致力于培养软硬件协同开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双语教学、前沿课程体系和校企深度合作,学生既能掌握基础理论,又能适应智能系统开发领域的实践需求。
在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方面,该专业以“智能化应用、系统化设计、工程化开发”为导向。核心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双语教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机器学习以及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等。课程设计强调人工智能算法与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结合,例如引入华为鸿蒙系统开发实验模块,并融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方向。这种课程结构既夯实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又使其具备跨领域技术整合能力。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学院拥有软件工程特色实验室,与华为、四维图新、软通动力等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开展项目研发和实习就业联动。通过“以赛促学”机制,学生近三年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25项,并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申请专利。例如,2023年开设的鸿蒙开发课程直接对接企业需求,学生可参与智能系统集成、算法设计等实际工程开发,强化工程化思维和行业适配能力。
从升学与就业前景看,该专业毕业生可选择智能系统开发、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算法等岗位,就业领域覆盖互联网、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行业。往届优秀学子已进入腾讯云计算、中国银联等企业担任技术骨干,或考入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攻读研究生。学院通过“本(专)硕直通”项目提供国际化培养路径,学生可赴海外名校深造,契合学校建设国际化数字工商大学的愿景。
该专业的特色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涵盖人工智能、云计算、嵌入式系统等技术,形成“新工科”复合型知识结构;二是产教深度融合,通过华为鸿蒙开发、核桃编程等企业合作项目实现技术迭代与就业直通;三是国际化资源整合,依托国际教育学院提供双语课程、海外研学及硕士升学支持。这些特色使该专业在民办高校同类学科中具有较强竞争力,为学生构建了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