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设立的新工科专业,依托省级特色学科和校企合作资源,培养具备电力系统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以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强化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毕业生在电网企业、新能源领域和科研院所等领域拥有广阔前景。
专业定位与培养体系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旨在培养掌握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电网传感技术和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专业课程体系围绕电力系统信息化展开,核心课程包括电路分析、电力电子变流技术、智能电网先进传感技术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同时融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模块。培养过程中注重“岗课赛证”一体化,通过“三声课堂”(掌声、笑声、辩论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的核心优势:
- 实验室资源:拥有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配备价值2000万元以上的高低压电工实验室、工业自动化实验室等,覆盖电力系统全流程实验需求。
- 校企协同育人:与天水华天科技、兰州倚能电力集团等23家头部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定期开展生产实训,缩短学生向职业工程师转型的适应周期。
- 科创平台:设立电控工作室,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4项,省级奖项89项,优秀学生在大三阶段即被企业提前签约。
师资力量与教学模式
专业师资团队中95%教师具有硕士学位,45%拥有高级职称,85%具备“双师型”背景(兼具教学与工程经验)。学科带头人闵永智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团队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多项。教学模式以OBE理念(成果导向教育)为核心,通过“课前5分钟演讲”、企业专家参与授课等方式,将电力行业最新技术动态融入课堂。
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电网公司、发电厂、新能源企业和科研院所,典型岗位包括:
- 智能电网设计:参与电力系统规划、设备研发与调试;
- 电力系统运维:负责电网自动化控制、状态监测与故障处理;
- 能源互联网开发:从事虚拟电厂、光伏储能系统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应用。
职业资格证书如高压电作业证、电气设计工程师认证持证率达80%,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
特色人才培养计划
专业设置多维度培养通道:
- 英才班:选拔大一优秀学生,采用小班化教学,配备“四师”(专业导师、德育导师等),对接500强企业岗位需求;
- 华天人才班:联合天水华天科技开设集成电路方向课程,培养新质生产力背景的工程技术人才;
- 国际交流: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合作开展联合培养,提供剑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研学机会。
通过上述体系,该专业已成为甘肃省智能电网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持续为行业输送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